
最近,每天回家時
都能看到小區門口的醫護人員
正舉著喇叭大喊
相信大家都已經感受到
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
核酸檢測和我們的生活更近了
走到街上,排隊最多的地方
不再是網紅店
而是核酸檢測點
在做核酸時
你可能只是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苦
卻不明白他們的努力是為了什么
其實道理可以用一句話概括:
如果一個人感染了病毒
他咽部的呼吸道里會留下病毒
核酸檢測可以分離檢測病毒
當檢測結果呈陽性
則能夠直接證明該人已經被感染
核酸檢測是一種“進行時”檢測
只能測出你在采樣時是不是健康
另外
病毒存在感染潛伏期和檢測窗口期
奧密克戎毒株的平均潛伏期為3天
確診病例一般在首次出現癥狀前1-2天
就開始向體外排出病毒
也就是說
一個人如果與新冠感染者發生有效接觸(即被感染)
在當天甚至第二天進行核酸檢測時基本是陰性
這是因為感染初期
病毒載量低于檢測下限
陽性是無法被發現的
只有反復多次檢測
才能及時發現陽性
當前
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應對奧密克戎病毒變異株流行新階段
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播更快
潛伏期更短
隱匿性更強的特點
核酸檢測必須及時快速
疾控人員才能定位傳染源
跟蹤病毒軌跡及時切斷病毒傳播
用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
看到這里,你是否對核酸檢測有了新的了解?
日常的核酸檢測背后
是相關工作人員科學的研判
和日以繼夜的努力
今天回家做核酸時
別忘了不小于一米的間隔距離
提前掃碼
戴上口罩,再對醫護人員說一聲:
“謝謝!”
?
責編:何璐
來源: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