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h id="w4w9s"></th>
  • <button id="w4w9s"></button>
    <rp id="w4w9s"><ruby id="w4w9s"><u id="w4w9s"></u></ruby></rp>

    <button id="w4w9s"></button>
    東安:梯田美如畫 游客嗨翻天
    2019-09-05 17:00:00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 | 編輯:唐彌慧 | 作者:          瀏覽量:5307

    新湖南客戶端9月6日訊(通訊員 唐明登)秋風送爽,稻浪飄香。從山底到半山腰的稻谷,層層疊疊,金光燦燦,像懸浮在天地間的一架架入云天梯,一縷縷多彩織錦,令人嘆為觀止。這是9月5日,筆者在永州市東安縣塘家山梯田見到的美麗景觀。

    “這里的原生態景色太美了,不虛此行!以后我要帶學生來這里采風寫生,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塘家梯田?!眮碜詮V州的畫家李偉廣嘖嘖稱贊。放眼望去,陽光穿透云朵灑向梯田,金黃的天梯、疊翠的群峰、古樸的木樓,像一幅絢爛的油畫卷,讓人深深陶醉。

    初秋時節,塘田梯田進入最佳觀賞期,引來一拔又一拔攝影愛好者、畫家和游客前往觀賞。梯田中游人如梭,他們或拍照留念,或繪畫寫生,或駐足觀賞,道路兩旁,停滿了掛有湘、粵、桂等外地牌照的轎車,梯田美景讓塘家山成了名副其實的“網紅”打卡地。

    “塘家山的景色太美了,來看了的游客都羨慕這里過的是神仙一般的生活!”村民唐小云興致勃勃的告訴筆者。連日來,唐小云自家開辦的農家樂,每天都有幾桌游客訂餐,家里的土雞、土鴨、臘肉、雞蛋等山珍美味成了搶手貨,農家大碗菜深受城里人的青睞,幾乎天天都忙得不可開交。

    “塘家梯田火了,游客太多了,我一天要接十幾個旅行團的業務,忙得團團轉!”57歲村民伍玉國手中的電話鈴聲響個不停的。性格爽朗、熱情好客的他干起了導游,既接團待客又幫助農戶推銷農產品,成了行家里手。他談起鄉村旅游帶來的甜頭,笑得合不攏嘴。

    塘家梯田位于海拔800米的舜皇山腹地,先民為了生存,依山就勢,因地制宜,開墾出高高低低、大大小小、形態各異的層層梯田,大田上畝,小田如盆,一坡成片,順山勢疊加的梯田與縱橫交錯的田埂曲線,優美如畫,被譽為“塘家山最美的曲線”。這里至今沿襲著古老的農耕稻作文化,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為梯田構建起科學巧妙的灌溉系統,水源自上而下,以竹為渠,自然流達。村民以水稻種植為生,一年一季,稻下養魚,田里放鴨,秋后蓄水,循環農作,是“稻魚鴨”共生系統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。

    為加強塘家梯田原生態風貌保護,今年來,東安縣大力在該村實施“退林還田”“復墾耕田”“興建水利”等措施,曾經破壞的梯田“七星捧月”獨特景觀得到修復,昔日荒蕪、廢棄的梯田,全部復墾耕作。該村還對灌溉源頭、耕作稻田、房屋外飾、標識標牌、觀景平臺、公路建設和梯田間景觀布局等進行優化提升,讓塘家山重新煥發生機。

    “返鄉創業,能照顧孩子,贍養老人,一家人團團圓圓,日子過的踏實!”村民卿美珍對于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。年初,她聽到縣里要開發塘家梯田的消息,她意識到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商機,經與丈夫商量辭退了外出打工,主動在家鄉種田、養豬、開農家樂,現如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。

    塘家梯田熱鬧了起來,這個曾經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游人如織,旅游團不斷,鄉村旅游日益紅火,當地農產品隨之暢銷,稻谷、臘肉、雞鴨、竹筍、雞蛋、蘿卜、泥鰍、鱔魚等農特產,供不應求,村民收入水漲船高,就地就業渠道不斷增加。

    梯田換新貌,村民笑開顏。隨著塘家山梯田鄉村旅游的開發,現如今水通了、路好了、田種了、村美了,人氣旺了,游客多了??瓷?、望水、觀梯田、憶鄉愁,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,讓“高顏值”的塘家山梯田釋放出越來越多“生態紅利”,以往村民扛著鋤頭“靠天吃飯”,如今端起旅游這個“金飯碗”,昔日的“山溝溝”變成了“金窩窩”。

    據統計今年以來,該村2019年接待游客達2萬人次,促進村民戶均年增收2.6萬元以上,帶動村集體年增收16萬元,成功實現16個貧困戶脫貧。

    責編:唐彌慧

    來源: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

      下載APP

    東安融媒
    曰本性网
  • <th id="w4w9s"></th>
  • <button id="w4w9s"></button>
    <rp id="w4w9s"><ruby id="w4w9s"><u id="w4w9s"></u></ruby></rp>

    <button id="w4w9s"></button>